長春應化(常熟)有限公司19000噸年稀釋劑產品結構優化調整技術改造項目安全設施竣工驗收評價報告
安全評價項目名稱 |
長春應化(常熟)有限公司19000噸年稀釋劑產品結構優化調整技術改造項目安全設施竣工驗收評價報告 |
|||
被評價單位名稱 |
長春化工(江蘇)有限公司 |
|||
評價類別 |
安全設施竣工驗收評價 |
行業類別 |
石油加工業,化學原料、化學品及醫藥制造業 |
|
建設性質 |
擴建 |
項目地點 |
常熟經濟開發區沿江工業區,長春路101號長春化工(江蘇)有限公司現有廠區內 |
|
建設規模 |
項目依托現有稀釋劑車間、乙類倉庫、原料罐區等,利舊設備、管線并新增輸液設備等實施技改。技改完成后,稀釋劑中使用丙二醇甲醚(70~80%)的產能由原13300噸/年下降至12250噸/年,使用丙二醇甲醚乙酸酯(20~30%)的產能由原5700噸/年下降至5250噸/年,新增使用丙二醇甲醚乙酸酯(100%)的產能1500噸/年,稀釋劑總產能19000噸/年保持不變 |
|||
評價范圍 |
19000噸/年稀釋劑產品結構優化調整技術改造項目所涉及到的生產裝置、儲運單元、公用工程及輔助設施及環境治理設施等 |
|||
項目投資 |
133萬元 |
|||
主要工藝 |
長春應化原有的稀釋劑(規格1)生產過程中不發生化學反應,兩種物料按一定比例進行的物理混配過程,無其他外加化學品。丙二醇甲醚和丙二醇甲醚乙酸酯在常溫微正壓條件下,經調合、過濾、分裝成成品。 本項目新增的稀釋劑(規格2)其生產工藝與企業現有稀釋劑(規格1)相比:將原丙二醇甲醚(70~80%)、丙二醇甲醚乙酸酯(20~30%)兩種原料在常溫微正壓下混合、過濾再分裝變化為將丙二醇甲醚乙酸酯(100%)在常溫微正壓下過濾后再分裝。本項目生產工藝不屬于國內首次使用的化工工藝。 稀釋劑(規格1)生產過程中不發生化學反應,兩種物料按一定比例進行的物理混配過程,無其他外加化學品。丙二醇甲醚和丙二醇甲醚乙酸酯在常溫微正壓條件下,經調合、過濾、分裝成成品。稀釋劑(規格2)為將原料丙二醇甲醚乙酸酯(100%)在常溫微正壓下過濾后再分裝即得到產品。 |
|||
評價方法 |
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固有危險程度分析法;重大事故后果模擬評價法;個人風險及社會風險分析法;類比法(事故案例);安全檢查表評價。 |
|||
主要危險有害因素 |
火災、爆炸、中毒窒息、觸電、機械傷害、物體打擊、高處墜落、噪聲危害、車輛傷害、自然災害等 |
|||
重大危險源 |
未構成重大危險源 |
|||
評價結論 |
長春應化(常熟)有限公司19000噸/年稀釋劑產品結構優化調整技術改造項目具備安全設施竣工驗收條件,符合安全生產條件。 |
|||
安全評價項目組長 |
陳晨 |
技術負責人 |
楊巖 |
|
評價報告編制人 |
陳晨、張愛軍 |
評價報告審核人 |
佟海波 |
|
過程控制負責人 |
何金 |
|||
參與評價工作的安全評價師 |
陳晨、張愛軍、錢鵬、劉建國、金妍、于冬水 |
|||
參與評價工作的注冊安全工程師 |
陳晨、張愛軍、金妍、錢鵬、于冬水 |
|||
參與評價工作的技術專家 |
無 |
|||
到現場開展安全評價工作的人員名單 |
陳晨、張愛軍、錢鵬、劉建國、金妍、于冬水 |
|||
到現場開展安全評價工作的主要內容 |
現場資料收集、現場檢查及調研 |
|||
工作時間 |
2024.03.05-2024.09.23 |
|||
現場勘查時間 |
2024.6.17 |
評價報告提交時間 |
2024.09.23 |
|
封皮(蓋章) |
|
|||
評價報告目錄 |
|
|||
評價報告結論(蓋章) |
|
|||
現場勘查記錄表 |
|
|||
現場勘察照片 |
|